吃喝拉撒,都是人生大事,说到“拉”,不少人都会有便秘的困扰。
网上经常有这样一种说法—“便秘会导致肠癌”,我们经常在 一些视频和文章里面看到便秘的患者最后患上了肠癌,便秘和肠癌有直接的关系吗?
带着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了解什么才是便秘。
· 什么是便秘?·
其实由于正常人的排便习惯差异很大,食物种类及习惯、生活习惯、环境因素、精神状态等都可以影响排便习惯。有些正常人数天才排便一次,但无不适感,这种情况不属便秘。
便秘的主要表现是排便次数减少和排便困难,许多患者的排便次数每周少于3次,严重者长达2~4周才排便一次。有的患者可突出地表现为排便困难,排便时间可长达30分钟以上,或每日排便多次,但排出困难,粪便硬结如羊粪状,且数量很少。
(布里斯托大便分类法)
· 便秘会导致肠癌吗?·
先说结论:不一定。肠癌患者可能会便秘,肠癌的临床症状多种多样,其中一部分患者就会有便秘的表现,但患者出现便秘现象并不一定代表有肠癌,两者不能划等号,只是便秘患者出现肠癌的几率相对较大。
目前认为便秘属于结直肠癌的一种高危因素,可能的原因是长期的便秘致使大便停留在肠道中,肠道细菌发酵产生的致癌物质刺激肠黏膜上皮细胞,导致异形增生,易诱发癌变。
在《中国早期结直肠癌筛查流程专家共识意见(2019,上海)》中,将以下人群列为结直肠癌的高危人群:
(符合以下任何1项或1项以上者,列为高风险人群)
一、一级亲属有结直肠癌史
二、本人有癌症史(任何恶性肿瘤病史)
三、本人有肠道息肉史
四、同时具有以下2项及2项以上者
1.慢性便秘(近2年来每年便秘在2个月以上)
2.慢性腹泻(近2年来腹泻累计持续超过3个月,每次发作持续时间在1周以上)
3.黏液血便
4.不良生活事件史(发生在近20年内,并在事件发生后对调查对象造成较大精神创伤或痛苦)
5.慢性阑尾炎或阑尾切除史
6.慢性胆道疾病史或胆囊切除史
其实便秘只是肠癌的高危风险因素之一,属于大便习惯改变的其中一类,其他的排便习惯改变还包括腹泻,大便次数明显增多等。
以下几种情况出现时也要警惕肠癌发生的可能:
01
便血
便血是肠癌一个较明显的症状,早期肠癌便血容易与痔疮的血便相混淆。鲜红色的便血可能是由痔疮引起,而早期肠癌便血则是暗红色带有脓血,且混杂在大便中。80%的肠癌患者都会出现便血的情况,一旦出现便血应该马上去医院进行检查。
02
大便性状改变
正常排出的大便呈圆柱形,假如肿瘤在肠腔内,压迫粪便 ,那么排出的大便往往变细,形状呈扁条状、槽沟状、细条状等,有时变形的大便上附着一些血丝。
03
持续性腹胀、腹痛
在早期肠癌症状中,疼痛的部位多在中下腹部,疼痛的程度不一,大多数为隐痛或胀痛,随着肿瘤的增长,会出现持续性逐渐加重的腹胀腹痛。
患者有便秘的现象应及时处理,可以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水果,如芹菜、黄瓜、香蕉、火龙果等。患者平时要多喝水、适量运动,促进肠道蠕动,养成每天定时排便的习惯,都可以改善便秘,消除可能引起肠道病变的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