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推荐意见一览:
【推荐意见1】结肠镜检查是结直肠癌筛查的金标准,可作为所有风险人群筛查的手段,但是因为高质量结肠镜在体检场景中获得性较低等原因,推荐健康管理(体检)中心采用序贯筛查策略对体检
结直肠癌筛查主要手段包括内镜检查(如结肠镜检查、乙状结肠镜检查等)和血液、粪便检查。结肠镜检查可直观地观察到肠道病变,其联合病理检查可作为结直肠癌诊断的金标准。
结肠镜检查虽为金标准,但在体检场景中直接作为初筛手段存在诸多困难,如在健康管理(体检)中心应用有限、受检者接受度差、高质量检查占比低且资源匮乏。因此推荐序贯筛查,即先采用无创检查初筛,高危或阳性者再进行结肠镜检查,以提高结肠镜转诊率和资源利用率。
人群进行结直肠癌筛查,即先采用有效的无创手段进行初筛,对结果为高危或阳性者再进行结肠镜检查。
【推荐意见2】健康管理(体检)中心需关注受检者初筛结果,采取有效的健康管理措施,切实提高初筛阳性受检者结肠镜检查的转诊率。
【推荐意见3】建议对≥40岁的一般风险人群在体检时进行结直肠癌风险评估;评估结果为高风险者从40岁起接受结直肠癌初筛检查,评估结果为中低风险者从50岁起接受结直肠癌初筛检查。
【推荐意见4】建议有散发性结直肠癌家族史的受检者接受筛查的起始年龄为40岁或比一级亲属中最年轻患者诊断年龄提前10岁。
【推荐意见5】建议在基于健康管理(体检)中心的结直肠癌机会性筛查中,对于>74岁的高龄人群,由医生根据受检者意愿、筛查史及身体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是否进行筛查,并选择安全有效的筛查方式。
【推荐意见6】吸烟、大量饮酒、肥胖、糖尿病人群应作为结直肠癌筛查的重点人群,健康管理(体检)中心应发挥个性化管理的优势,根据体检人群既往疾病史及风险因素为体检人群推荐个性化筛查方案(如对于糖尿病人群,建议在确诊糖尿病的第2年应进行结直肠癌防癌体检)。
【推荐意见7】推荐缺乏结肠镜技术的健康管理(体检)中心可以应用乙状结肠镜进行肠癌初筛,但须充分告知乙状结肠镜的漏诊风险。
【推荐意见8】进展期腺瘤作为癌前病变,是结直肠癌筛查的目标疾病之一,因此评价结直肠癌的初筛适宜技术的性能需要同时关注其对进展期腺瘤的检出率。
【推荐意见9】建议应用FIT检测作为防癌体检结直肠癌筛查的初筛手段之一,其中高敏定量FIT检查,可提高对进展期腺瘤等癌前病变检测的灵敏度,但需注意随着高敏定量FIT检查cutoff值的降低,转诊结肠镜的需求大幅升高的问题。
【推荐意见10】建议将取便率纳入体检结直肠癌筛查的质控指标,并对FIT检测进行强制性质量控制。
【推荐意见11】建议将(粪便或血液)DNA检测技术作为防癌体检结直肠癌筛查的初筛手段之一。
【推荐意见12】不建议单独采用传统血清蛋白标志物如CEA、CA19-9等应用于结直肠癌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