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肠癌筛查,查出是息肉该怎么办
小惊吓变庆幸
54岁的张先生,要不是接到医院的回访电话,可能都不记得今年的单位体检中增加了一项隐血定量检测,可能也不清楚是查什么的,完全没在意这个事情。
在被告知隐血定量检查结果为47.9μg/g,属于肠癌高风险时,才紧张起来。经过与医务人员的沟通中,道出有陆续一年多的大便不成型,又增加了肠癌风险,被建议做个肠镜进一步检查。张先生赶紧去做了肠镜检查,肠镜结果显示多发性息肉,最大的直径1cm,经肠镜切除,不用其他的治疗和费用,很快可以回到正常的生活中。
张先生十分的幸运,在小息肉阶段就发现了病变,预防了肠癌的发生,非常欣喜的告诉医务人员这好消息,也表达了十二分的感谢。
息肉是很容易忽略的肠癌癌前病变
肠息肉为局部粘膜增生肥厚而形成的粘膜隆起样病变。被公认为是一种重要的癌前病变。结肠息肉在大多数情况下大多数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是结直肠癌的“前身”,目前已明确至少80%-95%的结直肠癌都是从息肉一步步演化过来的。
l 1cm以下的肠息肉癌变率未1%-3%
l 1-2cm癌变率为20%
l 大于2cm的癌变率高达50%

大多数息肉没有临床症状,不容易被发现,只能通过肠癌筛查手段来发现。一些较大的息肉可引起肠道症状,主要为大便习惯改变、次数增多、便中带有粘液或粘液血便,偶有腹痛,极少数大便时有肿物自肛门脱出。一些患者可有长期便血或贫血。有家族史的患者往往对息肉的诊断有提示作用。由于大肠息肉临床上常无症状,即使出现某些消化道症状如腹胀、腹泻、便秘等也较轻微和不典型而往往被人忽视。
息肉到肠癌需5-15年,完全可以早发现
从小息肉→大息肉→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息肉癌变,这一过程一般需要5-15年,因此只要在这一过程中发现病变,并及时切除便可以消除后患。
所以,肠息肉的检出在于大范围的筛查以及对高危人群的定期结肠镜检查。
如果能早发现,早期结直肠癌治疗后效果非常好,5 年生存率是 90%。等到了晚期,癌细胞会离开结肠、直肠和小肠的薄壁组织,直接进入血流,可在人体内迅速扩散。治疗方式通常涉及手术介入和化疗,但效果并没有想象中大。即便在美国,晚期结直肠癌的 5 年生存率也低于 20%。所以,早发现早治疗刻不容缓!
粪便隐血检测是全球公认的肠癌筛查手段,而隐血定量是在传统定性检测的寄出上专门为体检肠癌筛查项目二设计的升级产品,配有专利采样管,方便居家采样,利于保存,方便携带,对肠癌和息肉的灵敏度更高,能有效筛查出肠癌及息肉等癌前病变!
|
|
肠息肉的治疗及术后注意事项
1. 息肉切除
小于3cm的息肉,内镜医生可以在肠镜下切除,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大于3cm的,或者怀疑息肉有恶变的,以及多发的息肉,可能需要做肠段切除。
2. 息肉切除后的注意事项
肠息肉切除以后,肠粘膜上面就会有一个创面,术后需要禁食水一段时间,有利于切口的愈合,并且需要卧床一段时间,观察有没有伤口有没有出血,患者有没有出现便血,或者黑便。
待排气或者排便以后,就可以进食流质饮食,刚开始恢复饮食的时候,要进食一些好消化的,软的食物,例如,小米粥,鸡蛋羹,各种汤类,面条等等。千万不能吃硬的,辛辣刺激的食物,例如坚果,辣椒,大蒜,花椒等等。
3.术后要定期复查
息肉切除以后,术后半年左右要复查一次肠镜,看看病变有没有完全切干净,有没有遗漏的病变,如果肠镜检查一切正常,每年需坚持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