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炎症性肠炎简介
炎症性肠炎(IBD.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累积回肠、直肠、结肠、小肠的一种特发性肠道炎症性疾病。临床表现为腹泻、腹痛,甚至可有血便。本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溃疡性结肠炎是结肠粘膜层和黏膜下层连续性炎症,疾病通常先累及直肠,逐渐向全结肠蔓延。克罗恩病可累及整个肠道,为为连续性全层炎症,最常累及部位为末端回肠、结肠和肛周。IBD是一种慢性病,复发率高,且约50%的克罗恩病人终身不愈,需要终身治疗。因此,IBD病人的病情管理称为IBD治疗的重点。
2、IBD病程诊断
CD诊断方案:SES-CD评分。通过SES-CD评分诊断反馈CD病程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数据支持。
UC病程诊断:Mayo评分
3、IBD治疗方案
IBD治疗,按照不同病程情况,治疗方案和治疗费用差异较大。以CD为例,轻度治CD治疗方案,每月医疗费用可能为1000元以内,而重度治疗方案,如用英孚利昔抗体为例,每月治疗费用可达6000元。
4、粪便钙卫蛋白水平在IBD治疗上的应用
钙卫蛋白(Calprotectin)是由是中性粒细胞分泌,广泛分布于血液、粪便和体液。是由S100A8/9两种蛋白以多聚体形式展现。粪便钙卫蛋白(Fecal Calprotectin,FC)是肠道发生器质性炎症时,钙卫蛋白浸润到肠壁粘膜面,粘附在粪便上。
FC作为肠道炎症特异性指标,其与IBD病程相关性强,具有IBD病程反馈、疾病复发预测、达标治疗等应用。
1) FC水平可反馈IBD病程,不同FC值与IBD病程相关性高。
FC含量与CD不同病程相关性高
FC含量与UC不同病程相关性高
2)可作为预测IBD复发的指标
FC水平升高,早于临床症状出现。通过测定FC水平,及时了解IBD复发情况。FC作为IBD复发指标,其与复发相关性高于ESR和CRP。
FC作为IBD复发预测指标
5、FC检测与IBD病人管理
IBD病人定期到IBD门诊随访病情程度。在未有引入FC指标之前,主要的检测手段为:检测血液CRP、临床评分、肠镜观察。
1)有较多研究表明血液CRP检测与IBD病程相关性不强,其水平并不能很好地反馈IBD病情。
2)临床评分受到病人较多临床因素影响,对病情监测结果不如内镜评分准确。
3)肠镜观察作为IBD病程监控最好的手段。但肠镜观察作为侵入式检查手段,并不适合某些情况下IBD病人的肠道检查。
在IBD随访工作中,增加病人的随访率、遵医嘱率和减少肠道损伤是提升IBD管理的几个重要因素。FC检测结果与IBD病情相关性高。
1)相比CRP等血液学指标,使用FC作为监测病情手段,其精准性更高。 2)IBD病人会表现为肠道变薄等情况。肠镜的使用,无疑对肠道造成物理性伤害,不利于病情治疗。
3)病人对肠镜使用依从率不高。对于没有明显临床症状的IBD病人,不太愿意接受肠镜检查,由此造成遵医嘱率不高。通过检查IBD病人粪便钙卫蛋白含量,可减少病人对肠镜的恐惧,增加病人随访率和遵医嘱率。对于IBD病人管理起到积极的作用。
6、FC定量检测的意义
FC定量检测,在IBD治疗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1)定量检测,可连续监控IBD治疗情况,及时反馈治疗效果。
2)定量检测,反馈不同情况下的IBD病程情况。对于不同参考区间(活动期IBD、IBD复发等)的FC检测结果,可指导临床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
Schoepfer,A M; Beglinger, C; Straumann,et al. American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2009.
-
Alain M. Schoepfer, MD,et al. 2009 .Inflamm Bowel Dis . Volume 15, Number 12: 1851-1858.
-
JEREMYA TIBBLE,et al. GASTROENTEROLOGY,2000;119:1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