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项发表在预防医学杂志上的研究(DOI:10.19485/j.cnki.issn2096-5087.2024.04.010)为我们揭示了定量FIT在结直肠癌筛查中的显著优势。该研究由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和浙江省肿瘤医院联合开展,通过对比定性和定量FIT在浙江省重点人群结直肠癌筛查项目中的应用效果,得出了令人振奋的结论。

近年来,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范围内持续上升,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
筛查和早诊早治是降低结直肠癌疾病负担的
有效措施。我国结直肠癌筛查采用两阶段序贯筛查模式,先采用风险评估问卷和粪便免疫化学试验(fecal immunochemical test,FIT)进行初筛,风险评估高危或FIT阳性的人群再进行结肠镜检查。由于检测方法的不同,FIT 分为定性和定量2类。有研究表明,定量 FIT 在诊断性能上优于定性 FIT,推荐以定量 FIT 取代定性 FIT 进行结直肠癌筛查。
传统的筛查方法包括结肠镜检查、粪便潜血试验等,但这些方法各有利弊。结肠镜检查虽然准确率高,但因其侵入性和成本问题,难以在大规模人群中普及。而传统的粪便潜血试验(包括定性FIT)虽然操作简便,但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较高,影响了筛查效果。
研究对象为2020年5月至2021年12月间浙江省40-74岁居民,排除有结直肠癌病史、手术史、恶性肿瘤治疗史及结肠镜检查禁忌者。项目经伦理审查批准,对象均签署同意书。采用风险评估问卷与FIT初筛,阳性或高风险者推荐结肠镜检。FIT分定性与定量,均基于不同技术检测粪便血红蛋白。结肠镜检由专业医师操作,病变活检确诊。评估两种FIT的筛查效果,包括阳性率、预测值、镜检次数及病变检出率。
研究共纳入4099769人。定性FIT组3574917人,阳性 405672 人,阳性率为11.35%;定量FIT组524852人,阳性率为 6.70%,定性FIT组阳性率高于定量FIT组。定性FIT组结肠镜检查依从率为43.67%,定量 FIT 组为39.83% ,定性FIT组结肠镜检查依从率高于定量FIT组。
基本信息详见下表:

筛查结果比较:
1、定量FIT有更高的结直肠癌检出率:研究数据显示,定量FIT组的结直肠癌检出率为2.31%,显著高于定性FIT组的1.19%。这意味着,使用定量FIT能够更早地发现潜在的结直肠癌患者,为他们争取到更宝贵的治疗时间。

2、定量FIT有更高的阳性预测值:定量FIT组的阳性预测值为1.01%,是定性FIT组(0.48%)的两倍多。这意味着,当定量FIT结果为阳性时,患者真正患有结直肠癌的可能性更高,减少了不必要的进一步检查。

3、定量FIT能减少结肠镜检查次数:每检出1例结直肠癌,定量FIT组需要进行43.23次肠镜检查,而定性FIT组则需要83.84次。这不仅减轻了医疗资源的负担,也降低了患者的经济和心理压力。

性别与年龄适用性
研究还进一步分析了性别和年龄对筛查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无论是哪个年龄段,定量FIT均表现出稳定且优于定性FIT的筛查效果。这充分证明了定量FIT在广泛人群中的适用性和可靠性。
综上所述,定量FIT以其更高的结直肠癌检出率、更高的阳性预测值和更低的结肠镜检查需求,成为了结直肠癌筛查领域的一颗新星。对于关注自身健康、希望早期发现结直肠癌风险的人群来说,定量FIT无疑是一个更为理想的选择。
如果你也想为自己或家人进行结直肠癌筛查,不妨考虑使用定量F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