粪便钙卫蛋白在乳糜泻和非乳糜泻肠病中作为疾病严重程度和预后预测生物标志物的价值
近期,意大利某慢性肠病研究中心于《Digestive and Liver Disease》发表了一篇名为《Fecal calprotectin measurement as a biomarker of severe disease phenotype in celiac disease and non-celiac enteropathies》的研究论文,旨在探讨粪便钙卫蛋白(Fecal Calprotectin, FC)在乳糜泻(Celiac Disease, CD)和非乳糜泻肠病(Non-Celiac Enteropathies, NCEs)中作为疾病严重程度和预后预测生物标志物的价值。该研究认为FC是一种低成本、非侵入性的标志物,支持将FC纳入CD和NCEs的常规临床管理。
以下是该文章的详细内容:
研究背景:以小肠绒毛萎缩(VA)为特征的慢性肠病主要包括乳糜泻(CD)和非乳糜泻肠病(NCEs),目前缺乏评估CD和NCEs疾病活动性及长期结局的非侵入性生物标志物,而粪便钙卫蛋白(FC)作为肠道炎症标志物,在炎症性肠病(IBD)中广泛应用,但在 CD 和 NCEs 中的价值尚未明确。
研究目的:
1、CD和NCEs患者中,FC水平与组织学疾病活动性是否存在关联;
2、CD和NCEs患者中,FC是否可用于早期检测癌前并发症及预测长期结局(并发症发生、死亡)。
单中心回顾性研究,开展于意大利某慢性肠病中心;
研究对象:2008年6月至2023年12月期间就诊的成年患者,包括:无并发症CD(132例),复杂性CD(CCD,17例),非乳糜泻肠病(28例)。
数据收集:包括人口学、临床症状、实验室指标(FC、血红蛋白、白蛋白、ESR、CRP)、内镜/病理报告、并发症及死亡信息;
FC定义:FC>50mg/kg(μg/g)为升高,检测样本为内镜前或随访期间留取;

非复杂性 CD、CCD、NCEs 在人口学、临床症状、实验室指标及预后上差异显著(p<0.05)。

(1)总体FC升高率:31.1%,升高组中位FC值250mg/kg。
(2)FC升高组诊断年龄更大、男性比例更高。
(3)治疗反应:FC升高组临床反应率(54.5%)和组织学反应率(51.4%)均显著低于正常组(83.5%、81.4%)
(4)结肠镜结果:FC升高组18.2%有肠道炎症(糜烂/溃疡),正常组8.1%,差异不显著,提示FC升高主要由小肠疾病驱动。
3、FC与长期预后
随访结局:177例患者中,22例(12.4%)发生并发症,21例(12%)死亡;
Kaplan-Meier曲线:FC升高患者的并发症发生风险和死亡风险均显著高于正常组;
多变量Cox回归(表3):调整年龄和性别后,FC升高是并发症发生和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23例FC升高患者随访期重复检测,持续FC升高者死亡率58.3%,FC正常化(10 例)或波动(1 例)者死亡率仅 9.1%。
4、敏感性分析(149例CD患者)
FC升高仍与并发症发生和死亡显著相关;
粪便钙卫蛋白(FC)是评估乳糜泻(CD)和非乳糜泻肠病(NCEs)疾病活动性、识别严重疾病表型及预测长期结局(并发症、死亡)的有前景非侵入性生物标志物,尤其持续FC升高提示极差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