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出血是大肠癌(CRC)最明显的特征。FIT(粪便血红蛋白免疫检测)作为CRC初筛手段,被全世界各个国家专家一致认可。监界各个国家专家一致认可。监测粪便出血手段众多,包括粪便血红素法、粪便血红蛋白定性检测(免疫法)、粪便血红蛋白定量检测(免疫荧光法)。
1、粪便血红素检测法
粪便血红素,是粪便血红蛋白的其中一个结构域。血红素无物种选择性,因此其他物种的血液,例如猪血等会引起检测结果的假阳性。另外,部分种类的维生素和食物中的菠菜,都会引起粪便假阳性。鉴于其假阳性率受到太多因素因素影响,目前全球仅有少数国家或地区采用粪便血红素法检测作为大肠癌初筛手段。
2、粪便血红蛋白定性检测(免疫胶体金法)
粪便血红蛋白免疫法检测,是选用人特异性抗体与人血红蛋白结合的方式来检测粪便中血红蛋白。免疫法相比血红素法,其特异性得到大幅度提高。受到食物影响因素较小。
免疫胶体金法,是通过胶体金聚集显色的原理,给出阳性/阴性结果。在未有外源抗原分子加入时,胶体金维持较好分散体系。光线透过胶体金,不显色。当加入一定量抗原到胶体金体系后,金颗粒聚集成团,体现出镜面效应。形成我们俗称的“阳性”。而当抗原加入过量的时候,金颗粒过分聚集,形成较大的金颗粒团,反射总面积减小,镜面效应消失。因此形成“假阴性”效应。
3、粪便血红蛋白定量检测(免疫荧光法)
粪便血红蛋白定量检测(免疫荧光法),是利用人的血红蛋白抗体与人血红蛋白结合的方式,检测粪便血红蛋白。免疫荧光法,是将抗体与荧光微球以共价键的方式交联在一起。通过激发荧光,而检测信号。
4、粪便血红蛋白定量检测(免疫荧光法)性能优于胶体金法(假阴性效应方面)
免疫荧光法检测的“假阴性”效应低于胶体金法。实验室验证,表明免疫荧光法对于高浓度血红蛋白含量的粪便,其“假阴性”效应低于免疫胶体金法。
以人全血为实验样本,经过一定比例逐步稀释后,对比免疫荧光法和胶体金法的实验结果。结果表明,高浓度的血红蛋白条件下,胶体金的“假阴性”效应明显强于免疫荧光法。肠道出血是大肠癌最为明显标志,尤其是中后期的大肠癌,出血量增加。选择免疫荧光法的粪便血红蛋白检测,有助于降低漏检。
5、粪便血红蛋白定量检测的优势(大肠癌筛查)
1)确定合适的筛查阈值
大肠癌筛查,首先确定筛查目标:大肠癌?活动期腺瘤?非活动期腺瘤?有大量研究表明,不同阶段大肠癌病变的与之相关的粪便血红蛋白含量不同。同时,影响粪便血红蛋白含量的因素还有:性别、年龄、吸烟等情况。粪便血红蛋白筛查阈值,应结合多种影响因素考虑。因此,在前期模型建立阶段,应选用粪便血红蛋白定量方法确定筛查阈值。
2)粪便血红蛋白定量检测优于定性检测
国外有研究报道,粪便血红蛋白定量检测其灵敏度优于定性检测。在大肠癌的不同阶段,定量检测方法其灵敏度均高于定性检测。表明粪便血红蛋白定量检测灵敏度更高,相比定性法,其漏检率小。
国内也有关于粪便血红蛋白定量检测优于定性检测的报道。
黄彦钦等(2013)通过比较定性和定量两种方法学用于CRC筛查。他们认为CRC、进展期腺瘤、非进展期腺瘤病人的阳性预测值与定性检测结果无统计意义(P>0.05)。而定量法检测出上述三种情况的检测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X2=7.131,P<0.01)。认为定量方法检测进展期腺瘤和CRC可能优于定性检测方法。沈永洲等(2014),筛查6644份定量检测样本和12633份定性检测样本。对比结果定量筛查阳性结果295例(4.44%),定性筛查阳性结果324例(2.56%)。定量方法学筛查结果阳性率高于定性筛查结果。854例初筛阳性者,肠镜下检查,总体肠道病变率为22.72%,定量组突变率34.55%,定性组17.73%。两组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结直肠癌检出率分别为3.66%和0.99%。进展期腺瘤检出率分别为8.38%和5.91%,两种方法敏感度分别为45.10%和27.45%。表明定量方法在CRC筛查工作中优于定性方法。在一项10万人的CRC筛查工作中,进展期腺瘤筛查,定量法检出率高于定性,两者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7.39%和10.92%。CRC筛查阳性比例两者分别为6.21%和2.10%。表明在大样本CRC筛查,定量优于定性方法。
参考文献:
1.Angeleene S. Ang, et al. ‘Photonic Hook’ based optomechanical nanoparticle manipulator.ScieNtific Reports, (2018) 8:2029, DOI: 10.1038 /s41598-018-20224-4.
2.Rafal Klajn,et al.Dynamic hook-and-eye nanoparticle sponges.nature chemistry.2009.doi: 10.1038/nchem.432.
3.Dong Il Park, et al.Comparison of Guaiac-Based and Quantitative Immunochemical Fecal Occult Blood Testing in a Population at Average Risk Undergoing Colorectal Cancer Screening.Am J Gastroenterol 2010;105:2017– 2025.
4.黄彦钦等. 大便隐血定量检测仪和胶体金试纸用于人群结直肠癌筛查的比较.中华预防医学会杂志.2013;47(8):747-751.
5.沈永洲 等.定量与定性粪隐血试剂在结直肠癌筛查中的效果评价.中国消化杂志.2014;34(2):114-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