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我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升高,2020年全球癌症大数据报告显示结直肠癌在中国新发病例56万,死亡29万,在前十位的癌症中分别占新发病例和死亡人数的第二名和第五名。
.png)
其中,城市远高于农村,
且结肠癌的发病率上升显著。
多数病人在确诊时已属于中晚期。
由于结直肠癌从发生到发展为有症状有一个漫长的过程,大概需要5至10年的时间,这漫长的过程给结直肠癌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结直肠癌也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最适合筛查的癌种之一。
若不及时筛查,无法发现潜在风险,
可能发展为恶性癌变。
.png)
目前最常用的两种结直肠癌筛查手段分别为结肠镜和免疫法粪隐血检测。结肠镜是结直肠癌筛查和诊断的金标准,可以对整个肠道进行全面检查,并能清楚地发现肠道病变,通过镜下取活检可以明确诊断肠癌类型,并可对大肠息肉等良性病变镜下治疗。
肠镜对结直肠癌的诊断准确性极高,唯一的不足就是它属于侵入性检查,要求受检者喝泻药做好充分的肠道准备,检查过程中有不同程度的胀痛拉升感,大众接受度较低。免疫法粪便隐血检测(FIT)是目前国际公认的结直肠癌筛查手段,已被美国、英国、新加坡等多国列为推荐的肠癌筛查手段,在上海、北京、广州、天津等多地的结直肠肿瘤早期筛查专家意见中被推荐。通过抗原抗体反应来检测粪便中的血红蛋白,不受饮食和药物的干扰,因此结果更加准确。定量FIT能判断出血的严重程度,有条件的情况下更加推荐。
.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