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咨询
Guangzhou Forreal Biotechnology Co., Ltd.
咨询电话:(+86)020-32286500
新闻资讯 / News
关键字搜索:
【科研助力】粪便钙卫蛋白用于结直肠息肉机会性筛查的价值
来源: | 作者:市场部 | 发布时间: 2021-12-01 | 1039 次浏览 | 分享到:

前言

此次介绍的文章是山东大学硕士研究生马新力的学位论文,该文对粪便钙卫蛋白(Fecal calprotectin,FCP)与结直肠病变和结直肠息肉的相关性作了深入的研究,旨在通过检测FCP在结直肠息肉患者中的表达情况,探讨FCP能否作为CRC及癌前病变机会性筛查的优选方法。

在对FCP水平与结直肠息肉关系的研究中,对不同大小、数量、部位及病理类型的结直肠息肉FCP水平做了分析,同时将FCP水平与FOBT检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了单独检测和联合检测结直肠息肉和肠道病变在灵敏度与特异度方面的变化。

该论文逻辑清晰,理论基础扎实,方法严谨且论据充足,对粪便钙卫蛋白的各个方面都有详细的介绍,非常适合想了解粪便钙卫蛋白这一检测项目的人学习。

由于该论文篇幅较长,此处只截取部分关键内容加以介绍,详细了解请阅读原文。

一、研究背景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胃肠道系统中常见的恶性肿瘤,如果在CRC早期阶段可以及时发现病灶,多数是可以被治愈的,术后5年生存率可达95%,然而晚期不仅手术切除率低,而且生存率不足10%,正是因为早期CRC没有明显特异性表现,我国85%以上的CRC在被发现时已进展到中晚期。

基于多年的研究和经验,对于CRC的癌变分子机制,目前最为学者所接受的就是:正常肠黏膜上皮细胞通过突变逐步进展为腺瘤,最后向CRC的过程发展,即所谓的“腺瘤-癌序列”,对于大多数个体来说,这一过程大概需要7-10年的时间。所以,在这进展过程中,尽早诊出并且切除息肉病变,对于降低CRC的死亡率是至关重要的。

提高结直肠息肉的筛查及诊断是目前医疗工作者所面临的问题。肠道内疾病的诊断,最准确和有效的方式仍是依靠结肠镜检查,但是内镜检查的侵入性、操作过程中的不适感、前期胃肠道准备、无痛内镜高昂的费用以及人员接受程度等问题的存在,现阶段在一些地区仍难以普及内镜检查作为肠息肉的常规筛查方式,所以需要寻找理想的血清学或者粪便标志物。

钙卫蛋白(calprotectin)是炎性细胞活化的标志物,当肠道存在炎症性病变时,粒细胞会迁移到肠道组织中,钙卫蛋白可以随着粒细胞的迁移分泌到粪便中。FCP的浓度与肠道炎症具有很好的相关性,钙卫蛋白具有抗蛋白水解酶特性,无论是在体外和体内具有很好的稳定性,且不易受到肠道以外因素的影响,在粪便中是均匀分布的,无性别差异性,具有很好的储存能力,这些特性使得钙卫蛋白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的价值。


二、研究目的

研究证实FCP在结直肠息肉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升高,但用来作为CRC及癌前病变的机会性筛查少见报告。

本研究旨在通过检测FCP在结直肠息肉患者中的表达情况,探讨FCP能否作为CRC及癌前病变机会性筛查的优选方法


三、研究资料与方法

研究资料:就诊于山东大学附属千佛山医院消化内科的共300例患者,受试者因非特异性胃肠道症状或正常查体而接受电子结肠镜检查。

研究方法:收集患者肠道准备前的粪便样本,将样本保存在4℃冰箱中,在样本收集到的7天内使用广州沣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干式荧光免疫层析分析仪FR-101以及相应粪便钙卫蛋白检测试剂盒(免疫荧光层析法,Fluorescence immunochromatography assay,FICA)测定FCP水平。对于符合条件的研究对象,通过医院专用信息系统收集研究过程中所需要的患者基本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等信息,同时收集实验室化验FOBT结果。


四、研究结果

对于早期发现的CRC及其癌前病变多数是可以有效治疗的,因此CRC及癌前病变的

筛查,有助于CRC的早诊和早治,是预防和降低CRC病死率的重要手段。目前对于CRC及其癌前病变的筛查,临床工作及科研过程中仍缺乏特异性的血清学标志物,目前无论是在临床还是科研中,经常用到的血清学指标无非就是ESR、CEA和CRRP,这些指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消化道肿瘤和炎症等病变,但是这些血液指标容易受到检测因素、全身病变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且CEA对于反应肿瘤的敏度低,CRP和ESR对于反应肠道病变的特异性较差,所以依赖粪便标志物的检测仍是消化肿瘤预筛查的主流措施。

理想的粪便生物标志物应该是安全的(对于疾病诊断的漏诊率低),有效的(可以发现重要的癌前病变和肠道器质性疾病),并且具有实用性(具有比目前临床检测方法更好的阳性预测值);从实验室的角度来看,它应该是稳定的、检测方式容易而且价格便宜

钙卫蛋白可以反应炎症的存在,广泛存在于人体血液、滑膜液和淋巴液等多种体液中,在粪便中也可以存在,并且FCP水平不会受到肠道以外炎症反应的影,与相应部位的炎症程度成正相关性。

钙卫蛋白具有抗蛋白水解酶特性,对肠道、胰腺等分泌的消化酶和肠道蛋白酶以及

微生物水解酶都具有极强的抵抗力。

Rosrth等人提取并测定粪便中的钙卫蛋白,发现FCP可以在室温条件下稳定储存7天,但是目前有研宄者对于这一观点存在异议。钙卫蛋白在2-8°C条件下最多可以稳定存在10天,在-20°C条件下,可以稳定存在长达一年时间,并且可以经受至少四次冻融循环,这是目前被研究者认可的观点。钙卫蛋白不仅具有上述的稳定性,而且在粪便中是均匀分布的,无性别差异性具有很好的储存能力。

与其他炎症标记物(如ESR或CRP)不同,FCP水平不会受到肠道以外炎症反应的影响。钙卫蛋白所具有的生物学功能及其抗蛋白水解酶等特性,使得钙卫蛋白在临床应用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IBD患者肠道有明显炎症反应,FCP作为炎性细胞活化后的产物,目前FCP对于IBD诊断、判断疾病活动性、作为IBD患者治疗后黏膜愈合的替代标志物、帮助判断复发风险及预测手术治疗后疾病的复发以及指导治疗停药时机等方面,己具有较明确的结论。

本研究IBD组FCP水平为234.0(106.2-349.0)μg/g,高于其它各组FCP水平,进一步通过相关性分析证明FCP水平与IBD具有显著正相关性。通过绘制ROC曲线验证本研究的准确性,结果证明FCP对于IBD具有显著诊断价值。

本研究测得慢性结直肠炎组患者FCP水平为127.1(25.7-187.4)μg/g,通过相关性分析证明,FCP水平与慢性结直肠炎患病有显著正相关性,进一步构建FCP诊断慢性结直肠炎的ROC曲线,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FCP对于结直肠炎具有显著诊断价值。

为了提高CRC诊断和治疗的效益,应尽早发现和治疗可能导致CRC的腺瘤性病变。本研究中CRC组患者FCP水平为200.0(143.0-224.0)μg/g,通过Spearman相关性分析证明,FCP水平与CRC患病具有显著正向相关性

我们测得结直肠息肉组患者FCP水平为95.5(39.45-145.5)μg/g,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但在研究过程中发现,结直肠息肉患者FCP水平较正常组明显升高,但是FCP水平与息肉病变大小、数量、部位和息肉的病理类型均不存在统计学相关性

通过Spearman相关性分析进一步判断FCP水平与疾病相关性,结果证明:FCP水平与结直肠息肉患病具有显著相关性,并且是显著正相关。进一步构建息肉组FCP水平的ROC曲线,证明FCP对于结直肠息肉具有显著诊断价值

通过比较发现,对于检测结直肠息肉和肠道病变,FCP检测结果和FOBT检测结果在灵敏度和特异度方面具有互补作用。

 

六、结论

综上所述,肠道病变组和结直肠息肉组患者FCP水平明显增高,FCP水平与肠道病变和结直肠息肉具有明显相关性;FCP可以作为结直肠息肉及肠道病变机会性筛查的标志物,通过FCP检测可以筛查出必须要做结肠镜检查的病人,从而增加病人内镜检查的接受度,增加肠道病变和结直肠息肉的检出率,增加病人的接受度,减少费用,利用有效的医疗资源,获得更大社会效益。


原文:

[1]马新力. 粪便钙卫蛋白用于结直肠息肉机会性筛查的价值[D].山东大学,2021.DOI:10.27272/d.cnki.gshdu.2021.002785.


当前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