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RAC)发布的2020年全球癌症数据显示结直肠癌已经是我国发病率第二,死亡率第五的恶性肿瘤。中国结直肠癌患者在全球的占比高达31%。
在我国,肠癌发病的主要年龄在60-70岁之间,在大家的观念里,似乎只有中老年人才会得结直肠癌,然而随着研究者发现,结直肠癌的平均患者年龄正在持续降低,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患上这种“老年病”。
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更新了指南,将结直肠筛查的推荐年龄从50岁降至45岁。而我国结直肠癌指南更是推荐从40岁开始进行肠癌筛查。
最发布的《2023年结直肠癌统计数据》显示,55岁以下人群中肠癌病例从11%上升到20%,几乎翻了一番。
肠癌的年轻化已经成了不容忽视的问题!
近期,杭州“00后”小伙被确诊为直肠癌晚期的事件登上了微博热搜,引发了大众关注,小伙年仅23岁,完全不在肠癌的高发年龄段里,而且也并没有家族史。据了解该小伙经常不吃早饭,经常吃火锅、炸鸡、含糖饮料等。
无独有偶,上个月游戏博主“凌一赵信”因患结肠癌不幸去世,年仅27岁。作为一个游戏主播,长期久坐和熬夜,长期腹痛腹泻,后来实在受不了了去医院检查才查出来肠癌。
1、不良的饮食习惯
随着生活条件的提高,现在的年轻人越来越喜欢高脂肪的饮食,炸鸡、烧肉、烧烤、油炸食物等等,反而蔬菜水果吃的很少,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的饮食结构助长了肠癌的发生。过度喜爱奶茶等含糖饮料也是不健康饮食之一。
2、久坐不动缺乏锻炼
许多年轻人不是在办公室伏案工作就是床上躺着玩手机,除了上下班基本不带活动的,长时间久坐不动,患癌的风险会更高,尤其是肠癌!肠道蠕动减弱、减慢,这样就不利于粪便的形成和排出。加上一些熬夜的坏习惯,身体就更差了。
3、吸烟或大量饮酒
部分年轻人生活压力大,或者应酬等等,养成了吸烟喝酒的习惯,这两个都是肠癌的危险因素。
4、肥胖
不良饮食和久坐不锻炼会导致肥胖,肥胖是结直肠癌发病的高危因素,对维持机体肠粘膜的稳态,抵御病原微生物的入侵起负向作用,从而极大提升了结直肠癌的患病风险,BMI越高,肠癌发生风险越高。
大多数人在结肠癌的早期阶段没有明显的症状,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这段时间里很容易治疗。
病情发展到一定程度可出现下列症状:
—排便习惯的持续变化,例如腹泻、便秘等
—大便性状改变(变细、血便、黏液便等)
—腹痛或腹部不适
—腹部肿块
—肠梗阻相关症状
—贫血及全身症状:如消瘦、乏力、低热等
首先从生活习惯做出改变:
—吃均衡的饮食,包括全食物、水果和蔬菜。
—在膳食中添加全谷物和纤维。
—减少或戒烟。
—想办法多运动。您可以从定期散步开始,然后逐步进行更严格的锻炼。
—限制饮酒量。
—少吃红肉和加工食品。
其次,早筛查早预防也是极为有效的方式。
一般人群从40岁开始接受肠癌筛查。
而有一级亲属罹患结直肠癌, 推荐接受结直肠癌筛查的起始年龄比一级亲属中最年轻患者提前10岁。
《中国结直肠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2020,北京)》推荐的筛查方法如下: